现在好多准妈妈都被各种胎教方法弄得晕头转向,像是拍打胎教、音乐胎教这些,真的靠谱不?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那些常见却可能有问题的胎教方式!
拍打“胎教”的真相
大家都说胎儿踢肚子时,妈妈轻轻拍打被踢部位,每天早晚两次,每次3 - 5分钟,这样宝宝生下来听、说等能得高分。听起来很美好!但现实,宝宝刚生下来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。胎儿在肚子里胎动可能就是伸伸懒腰、换个姿势,你一通拍打,很可能让宝宝烦躁不安。咱就想想,大晚上有人一直拍你把你拍醒,你烦不烦?这可起不到胎教的作用!
实际例子的警示
有位准妈妈严格按照拍打胎教来,结果宝宝出生后特别爱哭闹,情绪特别不稳定。医生分析可能和准妈妈在孕期频繁拍打肚子有关。宝宝在子宫里需要平稳安静的环境生长休息,过度拍打引起他烦躁,生出来后肯定更容易不安稳,这可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
音乐“胎教”的争议
很多胎教课教,怀孕5个月开始音乐胎教,每次5 - 12分钟,6个月后每次20分钟,一天1 - 2次,连音箱位置、分贝都有要求。目的是刺激胎儿生长。然而真实情况是,声音传递到胎儿那里就变了,成了有害噪声,降低了胎儿听力阈值。本来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让胎儿有反应,现在小声他就有反应,其实神经变得紧张了,这咋算胎教
不利影响的体现
有研究追踪音乐胎教的宝宝,发现有的宝宝出生后对外界声音非常敏感,睡觉很容易被吵醒,一惊一乍的。而且过度的声音刺激会影响胎儿在子宫里的休息,而胎儿休息好了才能好好发育成长。音乐胎教没达到好效果,反而有可能害了宝宝!
科学依据的缺失
现在流行的胎教方法,从听觉、视觉、触觉刺激胎儿。可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,各种论文用的是生理学实验,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科学结论来支撑。说白了,就凭借这些理论去做胎教,风险太大了。准妈妈们可是为了宝宝好,可不能盲目
就像之前有人跟着书里方法胎教,用的所谓光照视觉胎教,结果宝宝出生前检查,眼部神经发育出现偏差。所以没有扎实可靠的科学证据前提,都不能随便拿来用到宝宝身上。
最佳胎教方式探讨
说到底,提供一个最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给胎儿,才是好的胎教。安静舒适的环境,能让宝宝在肚子里安心休息、成长发育。准妈妈们保持心情舒畅,吃得健康均衡,保证充足的睡眠,这就是宝宝最需要的胎教。毕竟平和的环境才能孕育出平和健康的宝宝
说了这么多,各位准妈妈们有没有哪些觉得很有道理?如果你周围也有准妈妈,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她们,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各自对于胎教的经验或疑问别忘了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