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人父母都渴望成功扮演家长这一角色,可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面临诸多难题,究竟怎样才能成为成功父母?这当中的家教理念很是关键,下面就给大家仔细说道说道。
尊重“狡辩”反馈
家里面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孩子一被家长指出错误,就总有一堆理由给自己辩解,家长多数时候就会气冲冲地觉得这是孩子在狡辩。其实,这哪能算狡辩,这是孩子给咱们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。就像我前几天遇到一个事,邻居说他家孩子犯了错还强词夺理,实际上呀这就是孩子在表明他自己的想法。很多家长只知道自己一个劲儿地“教”,压根不把孩子反馈的东西当回事,这样下去,教育效果肯定好不了
正确看待反馈
孩子一旦对我们的教育有反馈了,当家长的就得认真分析。不能光听孩子说啥,他们那些小动作、小神情都得留意分析。不管孩子的反馈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“狡辩”,一定要尊重。之前看到一个例子,孩子说“我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”,可妈妈根本不分析孩子的话,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,这明显就是不尊重孩子的反馈。家长这么做,长久下去孩子估计就不再愿意对教育积极反馈了,没了孩子配合,家长更没法好好教育。
有目的的施教
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的问题后,那就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。要是发现孩子不懂得礼貌的重要性,可以多举例子,多讲道理,慢慢引导孩子成为有礼貌的好孩子。要是孩子不想承担自己错误行为的责任,就得鼓励孩子做一个敢担当、知错能改的人。不管孩子反馈啥,尊重和分析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最重要的前提,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孩子
矛盾教育危害
有这么一个关于手表的实验,给一个人一块表,问时间他能快速自信地说出来;可要是给两块不同的表,这人反而没法一下子说出时间了。教育孩子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家庭教育前后矛盾,一会儿这样要求,一会儿又那样要求,就像戴两块表一样,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听哪个。家长想法不一致,今天一个标准,明天又变了,孩子完全蒙圈,不知道该按啥标准来。
保持教育一致
家长双方绝对不能出现教育观念上的矛盾。父母得先商量好,不管是生活习惯方面,还是道德品质培养方面,要求都得一样。不要妈妈觉得孩子要早睡早起,爸爸却纵容孩子熬夜玩耍,这样孩子无所适从,长期下来,好习惯培养不起来,性格也容易变得纠结。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也要统一态度才行,如果一方要求严格,另一方却护着孩子,这样也不利于孩子成长
营造良好环境
成功当父母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也特别重要。家里总吵吵闹闹乱糟糟的,孩子哪有精力学习。可以和孩子一块制定一些小规矩,定时定点读书、做游戏,慢慢形成良好氛围。家长本身也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,孩子模仿能力可强着,家长什么样,孩子很可能就学成什么样。所以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,家长都得做到言行一致、表里如一,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健康积极的环境里成长。
各位家长,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特别难处理的反馈问题吗?